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玉儿格格

门前流水尚能西,休将白发唱黄鸡,谁道人生无再少,白发苍苍忆旧诗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我是这样的一个璞玉,看似粗糙,细读才知是珍宝,嫉恶如仇,极难融入别人的生活,别人也很难进入我的内心,有点愚忠,确是难得糊涂精致人。

关于亲子关系紧张的个案分析  

2018-06-12 16:20:07|  分类: 《我的父亲》书稿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一、基本情况

母亲张女士,48岁,某企业老板。自幼生长在农村,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事业。

儿子小多,男,18岁,某中学高二学生,平时住校。身体健康。

母亲从商,能力强,工作忙碌,应酬较多。家庭经济情况较好,孩子物质要求基本都能满足。

父亲是公务员,工作忙碌

 

二、主诉和个人陈述

母亲主诉:儿子反叛,离家出走,逃学,逃考。

主要求助目标:让儿子听话,做好该做的事。

儿子的自述: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。第一次外出一周不回家是为了反对母亲的安排,假期中她为自己安排了补课,自己听从了,可她又安排了晚上的补课,并且不由分说,为了反抗,躲在网吧不回家。第二次是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,混出学校在网吧玩了一夜,想到反正都要挨揍,干脆多耍会儿。后来回到学校,挨了批评,母亲知道后断了自己的饭钱,考试前已被饿了两天,所以赌气没考试。类似情况以前还有两次,但程度较轻。承认自己错了。

 

三、观察和他人反映

母亲的谈话又气又急,语气强硬,显示出干练、好强甚至武断的性格特点,与儿子的谈话中常有质疑和警告;与咨询师短信来往,同意事情表达为“可以!”,确定时间则是“九点!”;若被面质,则会举出例子证明自己的正确性。保证儿子生活和学习的一切条件,然后要求儿子拿出成绩,为儿子安排一切,不考虑儿子的感受,不能走进儿子内心。

一家人都很关心儿子。但一家人各自忙自己的事,几乎没有在家里一起吃过饭。

儿子浓眉大眼,目光柔和而忧郁,说话语气较弱,提及母亲时显得谨慎、迟疑、委屈。身材瘦长,背微驼。与咨询师谈话时面带微笑,态度恭顺。感觉不到母亲所说的反叛。

班主任反映孩子虽然聪明,但学习不努力,成绩不好,有破罐破摔的感觉。觉得他母亲有很强的控制欲。

其父亲性格暴躁,好急躁,经常批评孩子


四、评估与诊断

自画像投射出天真依赖的特点。孩子画的抗压能力画,显示的自我意识很强,但是抗压能力很弱,应对挫折能力很差。

沙盘测试中,选出了大小三个袋鼠,分别代表母亲、自己,投射出对母亲的依赖与顺从。其他测试也显示这个特点,但与母亲的心理距离较远。

母亲很赞同自己是大袋鼠,儿子是小袋鼠。

诊断:

主要是亲子关系不良造成儿子行为问题。

儿子心理发育未跟上年龄,特别缺乏责任感。

    病因:

   母亲过于强势,几乎控制儿子的一切,压抑了儿子能力和自我的发展,造成心理发育在一定程度上的停滞。

母亲有明显的认知错误:对亲子关系存在错误认知,认为就是指挥与服从的关系,就是提供生活保障与享受生活条件的关系;对处在青春期孩子的表现存在错误认知,觉得与自己对抗是成为罪犯的前奏;对男性形象存在偏见,认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,都是只晓得贪图享乐的,儿子离家出走,就是寻享乐去了,而且极有可能染上毒瘾。

儿子自我成长的渴求是反叛的原因,在青春期有反叛心理是正常现象,更何况是对如此重压的反叛。

全家缺乏温馨和谐的气氛,儿子缺乏与母亲有效沟通的办法。

孩子在高一遇到困难时没有得到理解和支持,而是遭到母亲的指责甚至威胁,加上孩子个性的弱点,造成儿子的自暴自弃。

由于母亲包办了一切,儿子又有依赖性强的人格特点,所以学习没有明确目标,没有动力。

 

五、咨询目标的制定

1、改善亲子关系,主要是纠正母亲的错误认知改变母亲的错误态度和方法。

2、促进儿子心理成长,特别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

 

六、咨询方案的制定

    咨访双方商定,趁着假期,让儿子进入某军训夏令营训练一个月,咨询辅导同时进行。期间,母亲不许探望,也不能与儿子通话。目的是剥夺儿子的依赖,亦是脱离母亲的控制,使其觉察自我,觉察家的温暖,懂得珍惜;同时,使得咨询师对儿子的辅导不受母亲的干扰。也使母亲在儿子远离自己的情况下,通过咨询师的辅导,好好反思自己教子的失误。

(一)针对儿子:

1、阳性强化法。目标是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。实施者:教官。时间:在训练营期间。

2、认识--领悟疗法。让其认识到自己虽然在年龄上已属于成年早期,但许多心理仍然停留在孩童阶段,比如依赖性强、缺乏责任感等,这些心理与现在的年龄是多么的不相容,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,达到自觉矫正的目标,成为一个使人信任的人。实施者:咨询师。时间:每周一至二次。

3、作文法。假设儿子在地震中捡到一名六个月大的女婴,成为她唯一的依靠,承担起抚养、教育、保护的责任。让儿子想象其中的详情并写成作文,分四个阶段:三岁前、幼儿园阶段、小学阶段、初中阶段,每个阶段写一篇,800字以上,至少两件事,叙述、抒情、描写、议论都要具备。目的是让儿子深切体验作为监护人的角色心理,激发儿子的责任感。每星期完成一篇。实施者:咨询师。每周一次。

(二)针对母亲:

1、          合理情绪疗法。由咨询师实施。

2、         认知疗法。由咨询师实施。

综合运用以上疗法,使母亲正确认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,认识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态度和方法,对儿子能做到尊重、信任和理解。

(三)全家互动:

时间:在训练结束前两天。

1、用拓展训练的方式让他们找到另一种家庭互动的感觉,以期改善亲子关系。由咨询师和教官配合实施。

2、由儿子主导全家野外生存训练,规定母亲只能配合,可以提建议,但不准发号施令。目的是让儿子学着对别人负责,练习如何向母亲大胆说出自己看法和决定;让母亲试着相信儿子,试着支持儿子,看到儿子的能力和其他优秀品质。咨询师和教官全部参与。

 

七、咨询过程:

全过程为两个疗程:第一个月,儿子在夏令营时期,分别对儿子和母亲实施各种疗法,分三个阶段。第二个月,儿子已回到家中。巩固取得的成绩,使新的家庭互动模式习惯成自然。

第一个月

第一阶段:即第一周,主要任务,让儿子在高强度的军训和较艰苦的生活中觉察;让母亲在冷静中反思。

咨询师在第五天开始对儿子实施认识–领悟疗法,他的表现还是谦逊恭顺,面带微笑,但大眼睛里全是忧郁。咨询师先讲了一个故事:地震中一个十三岁的小孩背着妹妹,历尽艰辛,走了十多个小时,终于走出余震不断、飞石满天的山沟,到达安全地带,妹妹毫发未伤。然后让他总结出小孩身上的品质。他总结出了“坚强、爱、负责任”的品质,得出“年龄虽小,却不愧为一个男子汉”的结论,咨询师进一步让他说出一个男子汉该有什么品质,他说:“使家人有安全感,让人信任,大家都需要你。”咨询师说:“你已经18岁了,比那个小孩大5岁,肯定具备了很多的男子汉品质,可以列出来吗?”他想了一会儿,说“没有,那个小孩更像男子汉。”“你的意思是说你更像一个小孩吗?”“可能是吧。”“我也有这种感觉。你觉得自己哪些地方还是一个小孩呢?”接下来让他思考一天,把自己的各种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心理和行为,一一罗列,写在纸上。

第二天,他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:生活小事都依赖家人、乱发脾气、做事不负责任、不会替别人作想。咨询师又问他觉得母亲如何,他说:“我晓得她是为我好,但她把我控制得太紧了,从来就不相信我,有时我很讨厌她。”

“当你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,母亲对你的控制是出于一种爱护,如果你让她看到你都转变为一个男子汉了,她还会这样控制你吗?别人能够控制你吗?”

“我想……不会。”

然后咨询师又让他分析了那些幼稚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和危害性。

与此同时,实施对母亲的疗法。首先是使她觉察自己的错误。恰逢中央电视台《心理访谈》栏目播出“窒息中的反抗”,共三集,情况与这个案例十分相似,于是,建议其坚持看完。三天后,与咨询师面谈,她面有惭色,但口头绝不提谈节目里的母亲,让人感觉,她不想别人把她与那个极其强势的母亲类比,这说明她对自己的错误已经有所认识。之后,开始较积极地向咨询师询问正确的做法。

第二阶段:即第二周至军训结束前第三天,主要任务:实施对儿子和对母亲的各种疗法。

儿子认识到:因为自己的幼稚和缺乏责任感,所以得不到别人的信任,所以把自己的一切搞得一团糟,而自己不想永远过这种糟糕的生活,因此决心完成由一个“小孩”到一个“男子汉”转变。对咨询师的辅导很配合,很认真地完成作文,在文章里认真负责地当那个孤儿的父亲。他特别重视中学的阶段,他说:“我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变坏的,我要写她犯错误,然后写我好好地关心她。”

教官反映,他很遵守纪律,也很能吃苦。

对母亲的辅导进入审查表层错误和纠正核心错误阶段。对她实施的各种方法都是灵活的,她太好面子,一触及到错误经常顾左右而言他,咨询师一直注意小心的躲开她的阻抗。咨询师知道她的性格难以听进去说教,所以与她谈话时特带上《发展心理学》。当她数落儿子,越说越气时,咨询师说:“不慌。书上正好有对这些现象的解释,我来读给你听。”于是将相关段落读给她听。她明白了儿子是正在成长而不是正在开始变成罪犯,心情立刻好了很多。可是立刻为自己辩解说:“我对他还是很理解的。”咨询师说:“也许是吧,但电视上那个母亲就不对了。”她说:“当然。”“你说说她哪些不对,看和我的评价是否一样。”接下来咨询师和她一起归纳:不尊重儿子、不听儿子的想法、儿子遇到困难时只是指责、太看重自己的权威、包办儿子的一切、与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等,咨询师一边说一边写下这些短语,然后用红笔圈去所有的“不”字,在肯定的语句中加上“不要”,递给她,说:“不管自身有没有这些缺点,引以为戒吧。”她说:“要得嘛。”咨询师又给她分析了以上每一点会造成的后果,这回,她听得很认真,若有所思,基本不再阻抗。

母亲开始内疚,急切想见到儿子,想给他补偿。咨询师觉得时机还不成熟,没有同意。让其继续找出平时不恰当的做法,找出改正的途径。咨询师特别强调,为了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更多的空间,要学会“示弱”;要让孩子更多的感受与母亲在一起的欢乐,而不是只与母亲买的东西在一起的孤独。此过程中,她常有难堪之色,也无力地为自己辩解,但尚能配合。

第三阶段:实施行为矫正技术。时间是军训结束前三天,主要任务是全家互动。母子见面之前两小时,母亲聆听“亲子关系讲座”,儿子听讲“学会感恩”,各自为对方写一封信,见面时先为对方朗读。母亲说:“儿子,我向你道歉,我有时对你不够尊重,不够理解……”,儿子说:“妈妈,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,当你责罚我时,你的心比我更痛……”。母子均极为感动,相拥大哭。

在紧接着的各项拓展运动中,母子紧密配合,完成得很出色。儿子感觉“母亲时时在支持我”;母亲觉得儿子一直在保护自己,“比原来亲热了”。

第二天开始由儿子主导野外生存训练,儿子时时践行一个“男子汉”的标准,比如,一夜大雨,帐篷几乎湿透,儿子一声不吭,第二天大家起床之前已把做饭的干柴准备好了。儿子说:“经过这一个月,我感到和父母在一起真的很幸福,我只想多做一些事,好让大家都更快乐。”母亲尽量做到不发号施令,虽时有违反,但尽量保持协助者的角色。提及儿子的变化,母亲说:“我发现,的确用不着我事事指点,儿子也能把事情做好。有些事情做得比我还好,比如今天上午用指南针找目标,五个中有四个都是他找到的。”接着不无骄傲地说一句:“我儿子本来就乖。”

在这些特定的情景中,母子用规定的模式互动,彼此都找到了一种全新的体验,让他们觉得温暖而幸福。

第二个月

主要任务,巩固已有的成绩,让新的家庭互动模式习惯成自然。主要方法:儿子负责教会用母亲汉语拼音打字(母亲早就忘了拼音,一直用手写板打字),要根据母亲的时间排出课表,按计划执行;母亲一定要尊重儿子,遵守“纪律”。实施过程中,母亲因为工作忙,经常“旷课”,亦经常道歉,她说:“儿子那么认真地准备了上课,我却没时间,我觉得很对不起他。”儿子表示理解:“没啥,她很忙。”表现得很宽容。这个过程很好地增长了儿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,抑制了母亲的强势。亲子关系更加改善。

 

八、咨询效果评估

咨询师评估:本次咨询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目标。亲子关系得到了较好的改变,基本上能做到相互信任、相互尊重。儿子的变化较为明显,责任感明显增强,依赖性大大减轻。母亲收敛了过分的强势,并能自觉地继续努力。

母亲的评估:儿子不再是小袋鼠,而是一株比自己还高大的树,戏称自己以前是熊家婆,现在是大熊猫。

儿子自评:“我做到了让人刮目相看,我一定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男子汉。”

家人评价:小多突出的变化是不再懒散,讲礼貌,说话算数,做事负责。而母亲对孩子比过去温和多了。

教师评价:小多读书比过去认真多了。

这个是我2018年6月9日做的关于小多一家亲子关系紧张的咨询案例,谢谢大家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6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